施肥與病蟲害防治
-
(資料來源:莊鈴木)
(一) 施肥
- 樹木缺肥的情況下生長勢會衰弱,衰弱的樹木因為抵抗力不足常導致一些病原菌的入侵,這是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的現象。但是有些肥料供應太多時或是時機不對時也會引起肥傷或是導致病原菌的入侵。
- 施用肥氮肥不足生長會弱化樹木葉片黃化褪綠,但是氮肥過多時常因樹木組織生長快速讓樹木易病化。這時樹木容易染病且發病特別嚴重例如氮肥過多根腐病及炭疽病發病嚴重,需要謹慎為之。
- 磷肥及鉀肥的施用可以增加樹木的抗病力,特別是針對樹木根腐的疫病菌及腐黴病菌,為此我們常利用磷鉀肥施肥的時機來加強樹木的抗病力。這後天的誘導抗病能力,特別是在樹木尚未罹病之前應用收效弘大,例如利用亞磷酸及氫氧化鉀配製成撮合物即能有效的預防樹木疫病及根腐病的發生增強樹木的抗病力。
- 肥料中的矽及鈣也和樹木的抗病力及惡劣環境的抗耐性有關,而甲殼素類的應用則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內放射菌的族群,間接的降低土壤危害植物根系線蟲的密度,讓樹木能免除或是降低線蟲的危害,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傷口,杜絕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 木質有機肥的增加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毛殼菌、木黴菌等拮抗微生物的族群,間接降低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當然木質有機肥的施用會導致土壤變得鬆軟,這樣的情況下對樹木根系的發展更為有利。
- 微量元素的增添除了增加樹木的健康生長外亦可增加樹木的抗病力及避免病原菌的入侵。例如缺微量元素硼的情況下,引起的樹木基部開裂,這些開裂常導致病原菌的入侵。
- 利用石灰及尿素的施用除了可以提供土壤施肥的作用外也可以進行土壤的燻蒸消毒,讓土壤病原微生物的族群下降。
(二) 病蟲害
引起樹病之生物因子首要為病原體,其發生需要同時滿足三個要素:樹木本身對該病原體敏感、該病原體須存在、該環境需適合於疾病發展,這三個要素稱為植物病蟲害三角。三種要素重疊的時機決定樹木感病的嚴重程度,故通常會將時機列為第四個要素,讓三角型變成三角錐。大多數的病原體具有專一性,表示該病原體只攻擊特定的科、屬、種,一些病原體則能感染範圍廣闊的種類。樹木重要病蟲害如下:
1. 林木褐根腐病 (Brown root rot)
病原:Phellinus noxius (Corner) Cunningham
病徵:
樹木感染褐根病後,樹冠葉片逐漸黃化萎凋落葉,由茂盛逐漸變成稀疏,最後葉片落光植株死亡。但全株性枯死與否會隨不同樹種,不同植株大小,而有所差異,植株越小枯死的時間越短,從黃化到枯死約需1個月至3個月,容易呈現快速萎凋症狀;植株越大枯死的時間愈長,出現枯萎至死亡需數年至10年左右的時間。病菌可殘存於土壤或是病樹殘體,通常自一病樹向四周蔓延為害,發生時間愈久病圈愈大。部份樹種如榕樹類,在感染後,根部腐朽仍可生長。褐根病的共同病徵皆表現於離地面1 m以下之莖基部與根部處,其莖基部及根部表面常有黃色、深褐色至黑褐色菌絲面,但與泥沙結合後則不明顯;病原菌除為害根部及地際部樹皮外,也造成該部位之木材白色腐朽,而樹皮內面輸導組織部位則呈現網紋狀結構。
寄主植物:
褐根病的寄主廣泛包括喬木、灌木及多年生草木等,超過150種寄主,在台灣已知有榕樹、樟樹、鳳凰木、楓香、桉樹、櫸樹、台灣肖楠、台灣杉、黑松、龍眼、荔枝、番荔枝、蓮霧、楊桃等。
發病生態:
褐根病主要發生在海拔1,000 m以下之熱帶、亞熱帶地區,生長適溫約為24~32℃。初次感染病原為子實體所產生擔孢子,可行長距離傳播,另病原菌易存活在殘根上,形成病根組織、苗木等,在人為移動下進行機會性傳播。
防治方法:
(1) 發病初期之防治:無病徵或病徵不明顯之健康樹木,經由分子診斷鑑定,確認感染褐根病後,建議以改善棲地生態條件,系統性藥劑澆灌等方法處理。其中澆灌是以系統性藥劑澆灌於根系表面或根域上的處理,然而目前沒有任何正式殺菌劑被推薦於褐根病防治上。但在實驗室對病原菌之測定及林地初步試驗結果顯示,三得芬、三泰芬、護矽得、亞磷酸、硫酸銅、快得寧、銅快得寧、撲克拉、滅普寧、4-4式波爾多液及尿素等藥劑對本病有某些程度的抑制及治療效果,不過因未經完整的試驗結果評估,及合法行政程序登記,加上本病菌主要為害根部,藥劑的施用不易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因此在治療藥劑的使用與否,仍應請管理單位考慮維護價值及樹木是否有傾倒公共安全等因素下自行評估。
(2) 發病中、後期之防治:樹木若呈現生長勢衰微、葉片萎黃變小、枝葉稀疏,而莖基部或根部表面披覆褐色菌絲面或黑色成熟之子實體時,表示樹木來到發病後期,此時地下之主根及側根已有部分腐朽分解,無主根系之樹木,如榕樹,更易受強風,暴雨浸潤後倒塌,應考慮伐除感病木,以避免公共安全事件發生,並徹底清除根砧及其根部組織,一併運送焚化爐焚燬。對於鄰近的植株,可以掘溝阻斷法暫時延緩褐根病的感染,其做法是在健康樹與病樹間掘溝深約1 m,並以強力塑膠布阻隔後回填土壤,來阻止病根與健康根的接觸傳染。另以褐根病早期診斷鑑定鄰樹,必要時以病害初期防治方法進行防治,以預防病害蔓延。
(3) 罹病地之處理:罹病地處理上應遵守移除病株或枯立木,清除根砧及根部組織,禁止人為移動病株或組織等原則外,其餘可依下列方式進行病害管理:
甲. 環境友善法:將原立地環境周遭土壤進行翻土,標示範圍禁止人員進入,將土壤自然曝曬3~6個月後,改種花草類植物或抗耐病樹種。
乙. 土壤淹水處理:發病地區的土壤環境如允許進行淹水,於撿除土壤中的病殘根後,將病區的土壤進行完全淹水3個月以上,以殺死殘存於病根之病原菌。
丙. 土壤藥劑燻蒸處理:依樹木的根系深淺而定,於深度50至100 cm之間,將土壤挖開後,徹底撿除所有的病殘根,裝袋燒燬避免病原散佈。之後土壤拌入燻蒸藥劑進行燻蒸,燻蒸藥劑分別有邁隆或尿素石灰兩種。邁隆用量為每立方米土方拌入60g,尿素石灰混合劑則為每立方米土方拌入2~3kg尿素及0.2~0.3kg石灰。加藥拌土時,土壤含水量應達50~60%,其燻蒸效果較佳。土壤拌藥加水後,需覆蓋黑色不透光之厚塑膠布2至3星期,使燻蒸氣體完全密閉其中,阻止氣體逸散,才能充分發揮燻蒸效果。
2. 靈芝根腐病 (Ganoderma root rot)
病原: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G. tropicum (Jungh.) Bres.
病徵:
本病危害林木之樹幹基部及根部,造成根部腐朽。通常由傷口處侵入,最初以菌絲在傷口附近孳生,逐漸侵入周圍的生活細胞,造成基部或根部之木材發生白色腐朽。受害樹勢衰弱,葉片變小且黃化,落葉導致最終整株死亡。在即將枯死前或後,根部或靠近地際部可觀察到子實體的生成。
寄主植物:針闊葉樹。
發病生態:
寄主範圍廣泛,主要危害闊葉樹、針葉樹、竹類及棕櫚科之植物等。危害地區以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最嚴重。
防治方法:
目前尚無正式防治方法,下列措施可減輕病害危害程度:
(1) 清除罹病子實體,減少感染源。
(2) 清除病株並燒毀之。
(3) 在除草或修剪工程時,避免傷口產生。
3. 松材線蟲萎凋病(Pine wilt)
病原: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 Buhrer) Nickle
病徵:
受松材線蟲感染的松樹,一般潛伏期為2~6週,這段期間松樹外表無明顯變化,但其內部松脂的分泌量減少並停止。同時林木的呼吸率增加,蒸散作用及水分的疏導受阻。初期病徵包含生長停止,針葉逐漸褪色而呈現黃化,由枝梢基部的松針往上擴展,黃化現象通常由單一枝條或少數枝條上先出現,後逐漸擴大至其他枝條。發病後期整株松樹黃化,此時針葉轉呈褐色至紅褐色,終至整株枯萎死亡。由於發病初期病徵不明顯,一旦發病後病勢進展快速,造成防治上的困難。被感染松樹因快速死亡,紅褐色松針是本病主要病徵。
寄主植物:黑松、琉球松、赤松、台灣二葉松及溼地松等。
發病生態:
本病發生由松斑天牛作為媒介昆蟲來傳播松材線蟲。當松斑天牛從病株內羽化飛出時,其氣管內已帶有大量的線蟲,線蟲會在天牛取食中,脫離天牛表體從幼嫩枝條傷口進入內部組織,並深入松脂管之上皮細胞及周圍的薄壁細胞,並分泌化學物質毒害松樹。線蟲於25℃環境下,4~5天即可完成一個世代,幼蟲孵化時,會移入不同松脂管內活動,破壞其松脂管與周圍細胞。有些線蟲可進入假導管,使水分疏導能力降低,導致蒸散作用停止。感染3~4週時,針葉開始褪色黃化轉至紅褐色,植株逐漸萎凋至死亡。在台灣松斑天牛活動期可從4月至10月,長期的持續感染使得此病害擴展快速,造成防治工作上的困難。
防治方法:
(1) 清除感染源,包含病株及利用化學物理等方法殺死松斑天牛。
(2) 藥劑、生物製劑防治松斑天牛。
(3) 利用選種或育種方法,培育耐抗病松樹品種。或以樹幹灌注系統性殺蟲劑。
4. 黑翅土白蟻
學名: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其他中文名:台灣土白蟻、台灣白蟻
分類地位: 等翅目 (Isoptera)、白蟻科 (Termitidae)
形態特徵:
黑翅土白蟻是台灣體型最大的有翅生殖型白蟻,頭部、胸部與腹部背面皆呈深褐色,單片翅呈淡褐色,四片翅交疊呈黑褐色。兵蟻體長平均4.77 mm,與家白蟻屬兵蟻形態相近,頭呈黃色,水滴狀,但頭部額腺開口小,不易發現。工蟻頭呈淡黃色,胸部與腹部則呈乳白色,體長平均3.66 mm,頭寬平均1.33 mm。
危害情形:
黑翅土白蟻通常會在樹的根部土壤附近作巢,往樹上部延伸取食,會在樹皮表面做蟻道,蟻道上覆蓋由土、木屑及其本身唾液的土黃色混合物保護,當林木的木質化越明顯且氣候特別乾旱時,白蟻危害也會加劇,尤其樹體常發現腐朽的老樹特別容易遭受白蟻危害,常常在樹被蛀空了才發現被危害,或是樹倒塌了才發現主幹被其蛀空。黑翅土白蟻分布在全台1,200 m以下低海拔山區或平地,會危害的林木種類繁多,如樟樹、茄冬、正榕、柳樹等老樹都會被其危害。
發生時期:
黑翅土白蟻有翅生殖型分飛時期為4~7月,6月數量最多。被蛀食的林木一整年會一直被巢中的工蟻危害。
防治方法:
在白蟻危害初期就發現時,可用化學防治。以芬普尼為主要作用成分的藥劑噴灑破壞後的蟻道及灌注樹幹基部的蟻巢,以達到防治目的。如果被蛀食嚴重的林木,建議砍除以防倒塌壓到經過的路人或其他建築物或車輛。
5. 樟白介殼蟲
學名:Aulacaspis yabunikkei Kuwana
分類地位:半翅目 (Hemiptera)、盾介殼蟲科 (Diaspididae)
其他中文名:樟輪盾介殼蟲、樟白輪介殼蟲
形態特徵:
雄成蟲介殼白色、狹長、蠟質狀,兩側平行,背面具有三條明顯的縱脊線,長約1.0 mm,寬約0.3mm。雌成蟲體型較雄蟲為大,介殼近乎圓形,直徑1.5~2.0 mm,扁平或微隆起,白色不透明,若蟲蛻皮呈淡黃色。
危害情形:
樟白介殼蟲是目前危害台灣樟樹最嚴重的害蟲,在樟樹的任何一個部位都會分布,在樹幹及葉部特別容易發現,此害蟲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組織的汁液,造成葉面黃斑甚至枯萎,當族群密度高時,不僅影響植物行光合作用,容易造成植株弱勢,嚴重時枝幹佈滿如白粉狀的蟲體,整株會如火烤般枯萎。
發生時期:
此害蟲全年皆會發生,以9月份至隔年5月份族群數量為較高,在梅雨季及颱風季時族群數量較低。
防治方法:
可有兩類防治方法,一為物理防治,一為化學防治。在物理防治方面,針對被危害的樹幹進行整枝修剪,修剪後的枝條進行銷毀。另外亦可以強大水柱進行林木沖洗,降低害蟲的族群數量。化學防治在傳統噴灑上不易,一則是在已形成介殼上的害蟲噴藥上不易穿透,成效較不佳。再則有些樟樹樹形高大,需使用強力的動力噴霧機,在無風的情形下施用,但樟樹通常栽種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噴灑的時間及方向都必須小心謹慎才不致造成附近居民或路過人員的傷害。礦物油乳劑 (Petroleum oils)的施用比其他農藥要安全且較有效。近期研究人員已進行以系統性農藥對樟樹枝幹進行注射的防治研究,期望系統性藥劑能透過植物本身運輸到各部位,而達到防治樟白介殼蟲的效果。
6. 黑角舞蛾
學名:Lymantria xylina Swinhoe
其他中文名:木毒蛾
分類地位: 鱗翅目(Lepidoptera)、裳蛾科(Erebidae)
形態特徵:成蟲前翅白色,有很明顯黑帶,且頸部與足均具有紅色鱗片。雄成蟲展翅寬53~63 mm,雌成蟲展翅寬50~58 mm。終齡幼蟲灰褐色,頭部具八字形的黑色斑紋。
危害情形:
黑角舞蛾幼蟲的食草種類相當繁多,從海岸林的木麻黃,有相當多老樹的樟樹、楓香及正榕,到龍眼、荔枝等果樹都會被其幼蟲危害。當族群密度高時,幼蟲會將樹的葉子吃個精光,對行道樹、防風林及果園的危害相當大。
發生時期:黑角舞蛾1年1世代,卵會越冬至隔年才會孵化。幼蟲的活動力強,當族群數量大時,常在地上爬行,橫行於不同樹間。成蟲出現於4~8月,7月族群數量最多。
防治方法:
當黑角舞蛾幼蟲族群密度相當高時,藥劑防治的花費相當高,除了無法全面撲殺外,會有農藥殘留、篩選出抗藥性害蟲等缺點。目前開發的黑角舞蛾性費洛蒙誘殺陷阱不僅可以做族群數量的監測,防治的效果也相當不錯。
7. 刺桐釉小蜂
學名: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
分類地位:膜翅目(Hymenoptera)、釉小蜂科(Eulophidae)
形態特徵:刺桐釉小蜂成蟲雌蟲體色為棕黃色,雄蟲則為白色,兩性均有深棕色斑塊。
危害情形:
刺桐釉小蜂的危害主要來自於雌蟲產卵與幼蟲取食行為。雌蟲喜產卵於新生嫩芽或葉片,因產卵時的分泌物及幼蟲取食的刺激,造成葉肉組織的不正常增生,逐漸膨大成蟲癭構造。病害發生初期時新生枝葉可見明顯蟲癭,肇因幼蟲在內部取食,造成植物組織膨大。每個蟲癭大小約0.2~1.5 cm,經常多個聚集生長。遭感染的刺桐多數會產生落葉的現象,癭組織及葉片掉落後,新生的組織仍會不斷受到感染。隨病勢發展,葉片及莖上蟲癭膨大,聚集成腫塊,已無法辦別葉片形狀,或枝條末端萎縮捲曲呈球狀。感染嚴重者,植株生長衰弱,葉片幾乎完全掉落,狀似枯死,此時亦易被其他昆蟲、細菌或真菌二次入侵,最後枝幹韌皮部組織液滲流發出異味,植株逐漸乾枯死亡。
發生時期:
刺桐釉小蜂為兩性生殖,1年可發生多個世代,世代重複。在30℃恆溫下,生活週期約24天;溫度較低時,時間將增長。雄雌蜂羽化離癭後,於寄主植物葉片、嫩枝等部位來回爬行。交尾後,雌蜂產卵於寄主新生枝葉或幼芽表皮組織內。幼蟲於植物內部組織發育,經蛹期羽化為成蟲,離癭後再次感染發生。
防治方法:
(1) 冬末初春先進行枯萎枝梢修剪,修剪後之枝梢應運離現場燒燬處理。
(2) 將已感染之落葉集中並焚毀,避免成蟲羽化擴散。
(3) 在刺桐樹冠下枝條上懸掛黃色粘蟲紙,可以黏住刺桐釉小蜂成蟲,以降低成蟲數量,黏蟲紙需定期更換。
(4) 以9.6%益達胺溶液進行樹木注射:於樹幹胸高處(約130 cm)以電鑽鑽直徑1 cm深度10 cm的孔洞(與樹幹角度約為45度),每一孔洞注入5 ml藥劑。藥劑注射完成後,以中性矽利康膠塗佈孔洞表面封口,以避免藥劑蒸散或外來物二次感染。藥劑注射後,1個月後檢查樹勢是否回復,並於第2個月檢查孔洞是否癒合。若第2個月後樹勢未能回復,則需再補注射藥劑。植株胸徑小於20 cm者,施用10 ml;胸徑每增加10 cm,則增加5 ml(1處)。
(5) 以2%益達胺粒劑,每株於樹幹基部周邊1 m內,向下挖15 cm深溝槽後埋入,平均每株施用250 g。限用於胸徑30 cm以下之植株,施藥後需充份澆水,梅雨季施用效果最佳。
(6) 取6.7 ml益達胺(9.6%溶液)的藥劑與40 ml礦物油混合溶於20 L的水中(即將濃度稀釋3000倍),株高6 m的刺桐,平均每株約噴灑5 L於枝葉上,每7天噴灑一次,至少持續進行2個月。
(7) 以9.6%益達胺溶液在樹冠底下土面灌注藥劑,即沿樹冠下挖土寬、深各30 cm溝,將藥劑倒入溝內,然後覆土,約3個月灌1次,連續2~3次,藥液可先稀釋1000倍後再使用。